理論考試采用計算機答題的方式。
更多報考咨詢請關注
醫師資格微信
為深入推進醫教協同改革,我國臨床/中醫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將由傳統的一段式考試改革為兩段式:第一階段考試安排在醫學生完成臨床見習時進行,第二階段考試安排在大學畢業后住院醫師培訓滿一年或醫療機構試用滿一年時進行。目前根據官方通知文件查詢得知,臨床類醫師分階段試點院校共有50所,中醫類醫師分階段試點院校共有30所(具體請以各院校或官方通知文件為準)。
新的執業醫師考試兩個階段均包含技能和理論考試,并且理論考試將采用計算機答題的方式。
理論考試采用計算機答題的方式。
考試合格的發放中醫或者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證書,可按規定進行證書注冊。
2016年11月11日,2017版中醫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分階段考試實證研究工作第一階段考試大綱審定會在北京召開,最終審定完成2017年中醫執業醫師分階段考試第一階段考試大綱。《醫師分階段考試大綱》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師資格認證中心整理。其中臨床基本技能考試大綱共四部分,分別是職業素質、病史采集、體格檢查、基本操作。醫學基本知識大綱共五部分,分別是:中醫基礎醫學類、中醫臨床醫學類、西醫基礎醫學類、西醫臨床醫學類及醫學人文類,涉及科目共19科。
2019年起部分院校沿用之前大綱,部分院校采用和臨床、中醫考試大綱,因各院校考試大綱具體內容可能有所不同,具體大綱請以各院校屆時考試通知為準。
2016年12月21日,國家醫考中心印發了《2017年醫師資格考試(臨床類別)分階段考試實證研究第一階段考試實施方案》,方案規定臨床類別分階段考試第一階段考試大綱為:臨床執業醫師基本要求和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大綱。
附:《2017年醫師資格考試(臨床類別)分階段考試實證研究第一階段考試實施方案》
2019年起部分院校沿用之前大綱,部分院校采用和臨床、中醫考試大綱,因各院校考試大綱具體內容可能有所不同,具體大綱請以各院校屆時考試通知為準。
經申請并批準參加實證研究的院校向國家醫學考試網上傳報送本校臨床醫學、中醫學、針灸推拿專業五年制符合實證研究報考條件,并自愿申請參加實證研究的全部考生名單,并收集書面蓋章原件,具體考生報名條件如下:
(1)經教育部評估并批準舉辦的臨床醫學、中醫學、針灸推拿專業五年制(及以上)普通全日制在校生。
(2)完成本科階段基礎和臨床專業課程學習以及臨床見習,素質評價良好,經所在學校審核合格。
(3)由本人申請,經所在學校同意。原則上以學校為單位整體參加。
(1)完成五年臨床醫學、中醫學、針灸推拿專業本科教育全部的教學和訓練內容,并取得學歷證書。
(2)在醫療機構完成滿一年的臨床實踐(試用期)并考核合格,醫德醫風優良,第二階段考試前規定時間提交《臨床實踐考核證明》。
(3)第一階段的考試合格的考生。
備注:臨床類別醫師分階段考試要求專業為臨床醫學專業,中醫類別醫師分階段考試要求專業為中醫學、針灸推拿專業。
報考政策咨詢:2020年醫師分階段報考政策咨詢區,你有問我必答>>
醫師分階段考試報名時間一般是在每年3月份-5月份左右,醫師分階段考試報名時間安排如下:
(1)各院校在考務管理系統里申請賬號,導入考生信息,向醫考中心提供考生名單。
(2)考生網上完善個人信息。
注:具體報名時間請考生咨詢該學校。
考試報名包括網上報名和現場審核兩個部分,參加實證研究的院校向國家醫學考試中心報送本校《醫師資格考試分階段考試實證研究第一階段考試實證研究第一階段報名匯總表》。參加實證研究考試的考生應于規定時間內登陸國家醫學考試網,按要求報名上傳照片并檢查完善個人信息并在規定時間到指定地點提交報名材料,學校進行現場報名資格審核,逾期不予補核。醫師分階段考試報名流程如下:
1.各院校在系統里申請賬號,導入考生信息,向醫考中心提供考生名單。
2.考生網上完善個人信息。
3.召開分階段考試考務系統培訓會議,各院校考務人員參加。
1.各院校完成報名資格審核。
2.各院校在系統里填寫機考、技能考試安排、考組數、地址等信息。
3.醫考中心完成考試材料用量統計,準考證號編排等相關事項。
重要提示:考生在審核現場應仔細核對、確認報名信息,簽字確認后的報名信息一律不得更改。
考試報名包括網上報名和現場審核兩個部分,參加實證研究的院校向國家醫學考試中心報送本校《醫師資格考試分階段考試實證研究第一階段考試實證研究第一階段報名匯總表》。參加實證研究考試的考生應于規定時間內登陸國家醫學考試網,按要求報名上傳照片并檢查完善個人信息并在規定時間到指定地點提交報名材料,學校進行現場報名資格審核,逾期不予補核。
注:網上報名入口為國家醫學考試網,不過各學校情況不一樣,建議咨詢該學校。
中醫醫師分階段考試基本技能主要考查病史采集、體格檢查和基本操作技能,同時對溝通交流能力與人文關懷進行評價。溝通能力、人文關懷等職業素質的考核融合到各站 ,分值約占 15%。
1.考試形式:問診、操作、SP或者模擬病人配合。
2.考試設備:
(1)第一、二站 病史采集
桌子、椅子、計時器。
(2)第三、四站 體格檢查
桌子、椅子、計時器、醫用帽子、口罩、手套、檢查床、垃圾桶、垃圾袋。
聽診器、汞柱式血壓計、體溫計、壓舌板、手電筒、叩診錘、大頭針或別針、軟尺、直尺、消毒棉簽、記號筆、乳腺模塊。
(3)第五站 中醫基本操作
桌子、椅子、計時器、醫用帽子、口罩、手套、垃圾桶、垃圾袋。
針灸操作:毫針(長度1.0寸、1.5寸、3.0寸)、三棱針、皮膚針、紙墊(或紗布墊)、艾絨、艾條、打火機、鮮生姜、鮮獨頭蒜、燙傷油或防止皮膚感染的藥液、止血鉗 、75%和95%酒精、消毒棉球、利器盒、診療床。
拔罐操作:大、中、小型號玻璃罐、打火機、潤滑油、燙傷油或防止皮膚感染的藥液、止血鉗、75%和95%酒精、消毒棉球、診療床。
推拿操作:推拿巾、診療床。
中醫外科操作:藥散、調藥碗、壓舌板、消毒紗布、生理鹽水、棉墊或紗布墊、繃帶、75%酒精、醫教模擬人。
(4)第六站 西醫基本操作
桌子、椅子、計時器、醫用帽子、口罩、手套、垃圾桶、垃圾袋。
心肺復蘇術:心肺復蘇模擬人、紗布。
外科洗手:消毒手刷、無菌擦手巾、消毒液、肥皂液、2%碘酒棉球、75%酒精。
戴無菌手套:無菌手套。
穿手術衣:無菌手術衣。
手術區消毒、鋪巾:醫教模擬人、2把卵圓鉗、消毒液(2%碘酒、碘伏、75%酒精等)、無菌棉球或紗布、洞巾、消毒彎盤。
動脈出血止血法:止血帶、繃帶或三角巾、無菌紗布、棉墊、外用皮膚消毒液。傷口換藥:換藥包、手術剪、消毒液(2%碘酒、碘伏、75%酒精等)。
脊柱損傷的搬運:醫教模擬人、擔架或木板、頸托、固定帶、棉墊。
長骨骨折簡易固定:醫教模擬人、夾板、三角巾、繃帶、棉墊或紗布。
簡易呼吸器的使用:簡易呼吸器(氣囊-面罩)。
3.每考組人員配備:
第一階段基本技能操作考試完整的考試單元包括以上全部六站,各考試基地按考生人數設定若干考組,每考組包含6站,每站配備考官2名,1名引導員,第一、二考站各配 備SP1名(半天一輪換),備用1名,第三、四考站各配備體檢模特1名(半天一輪換)。
4.考試時間長度:分為6站,每站10分鐘,共1小時。
5.合格標準:累計60分即為合格。
6.考試基地設置:基地的每站根據考生人數設若干個獨立考室,每個考室由2名考官組成。每考室面積不小于10平方米,考室間互不干擾。
考站數量 |
考試內容 |
考試形式 |
考試時間 |
分值 |
1站 |
病史采集 |
口 試 |
10分鐘 |
20分 |
2站 |
病史采集 |
口 試 |
10分鐘 |
20分 |
3站 |
體格檢查 |
操 作 |
10分鐘 |
15分 |
4站 |
體格檢查 |
操 作 |
10分鐘 |
15分 |
5站 |
中醫操作 |
操 作 |
10分鐘 |
15分 |
6站 |
西醫操作 |
操 作 |
10分鐘 |
15分 |
合計 | 60分鐘 | 100分 |
醫學基本知識考試(以下簡稱"理論考試")題型題量理論考試總題量為400題,理論考試分為2個單元,每單元200題,每題1分。
考試內容 | A1型題 | A2型題 | B1型題 |
基礎醫學 | 45-50% | 35-40% | 15-20% |
醫學人文 | 45-50% | 35-40% | 15-20% |
臨床醫學類 | 40% | 50% | 10% |
總計 | 40-50% | 40-50% | 10-20% |
臨床醫師分階段考試基本技能主要考查病史采集、體格檢查和基本操作技能,同時對溝通交流能力與人文關懷進行評價。溝通能力、人文關懷等職業素質的考核融合到各站,分值約占 15%。
1.考試形式:問診、操作、SP或者模擬病人配合。
2.考試設備:
(1)第一考站(病史采集)
桌子2張、椅子4把、計時器、2B鉛筆若干。
(2)第二考站(病史采集)
桌子2張、椅子4把、計時器、2B鉛筆若干,檢查床一張。
(3)第三考站(體格檢查)
桌子、椅子2把、計時器、檢查床、聽診器、尺子2把、棉簽、叩診錘、白大衣、標記筆、2B鉛筆若干。
(4)第四考站(體格檢查)
桌子、椅子2把、檢查床、計時器、2B鉛筆若干、聽診器、臺式血壓計(水銀)、體溫計(3支)、手電筒,無菌棉球、棉簽、紗布,直尺、皮尺、玻片、叩診錘、壓舌板、手套(指套)、液體石蠟棉球、體重身高測量儀、女性胸部模具、肛診模具。
(5)第五考站(基本操作)
桌子、椅子2把、計時器、2B鉛筆若干,心肺復蘇模擬人,無菌紗布,木墊板,垃圾袋。
(6)第六考站(基本操作)
共用設備:桌子、椅子2把、操作臺、計時器、2B鉛筆若干、垃圾袋。
各考試項目所需設備:
①手術刷手法:消毒手刷、肥皂液、無菌擦手巾、感應或腳控的水龍頭(模擬的也可以)、手臂酒精浸泡桶。
②手術區消毒和鋪巾:消毒用模擬人,卵圓鉗2把、換藥碗、無菌棉球或小無菌紗布塊、無菌巾4塊、巾鉗4把、中單2條、大單1條,外用皮膚消毒液(碘伏)。
③穿、脫手術衣:放置平臺,無菌手術衣(前交叉式或一次性包背式)。
④戴無菌手套:無菌手套。
⑤手術基本操作:縫合、結扎。醫用縫合模具,無菌手術包(鑷子、持針器、線剪),無菌手套、縫針、縫線、紗布,外用皮膚消毒用品(70%酒精棉球或碘伏棉球)。
⑥換藥與拆線:醫用模具,無菌拆線包(換藥碗/換藥盤2個、無菌鑷2把、線剪1把,無菌生理鹽水、棉球,酒精棉球、無菌紗布。
⑦靜脈穿刺采血:醫用靜脈穿刺模具,治療盤、穿刺針、5ml或10ml注射器、止血帶,無菌棉簽、70%酒精棉球。
⑧簡易呼吸器的使用:球囊、面罩、氧氣管、模擬人。
3.每考組人員配備:
第一階段基本技能操作考試每考組為六站、設置六個考室,各考試基地按考生人數設定若干考組。其中,每考室配備考官2名。第一、二考站各配備SP1~2名、備用1名(每位SP最好只扮演一個病例),第三、四考站各配備體檢模特1名、備用1名。
4.考試時間長度:分為6站,每站10分鐘,共1小時。
5.合格標準:累計60分即為合格。
6.考試基地設置:基地的每站根據考生人數設若干個獨立考室,每個考室由2名考官組成。每考室面積不小于10平方米,考室間互不干擾。
考站數量 |
考試內容 |
考試形式 |
考試時間 |
分值 |
1站 |
病史采集 |
SP |
10分鐘 |
20分 |
2站 |
病史采集 |
SP |
10分鐘 |
20分 |
3站 |
體格檢查 |
操 作 |
10分鐘 |
15分 |
4站 |
體格檢查 |
操 作 |
10分鐘 |
15分 |
5站 |
基本操作 |
操 作 |
10分鐘 |
15分 |
6站 |
基本操作 |
操 作 |
10分鐘 |
15分 |
合計
|
60分鐘 |
100分 |
醫學基本知識考試(以下簡稱"理論考試")題型題量理論考試總題量為400題,理論考試分為2個單元,每單元200題,每題1分。其中,基礎醫學占40-45%,醫學人文占5-10%,預防醫學占5-10%,臨床醫學占40-45%。
考試內容 | A1型題 | A2型題 | B1型題 |
基礎醫學 | 45-50% | 35-40% | 15-20% |
醫學人文 | 45-50% | 35-40% | 15-20% |
預防醫學 | 35-40% | 55-60% | 3-5% |
臨床醫學 | 20-25% | 70-75% | 3-5% |
總計 | 30-35% | 50-55% | 10-15% |
醫師分階段考試分為實踐技能考試和醫學綜合筆試兩部分。第一階段考試一般為6月,第二階段考試時間為兩年后的7月。
2019年中醫醫師分階段考試時間為2019年5月中下旬,2019年國家醫師資格考試中醫執業醫師分階段考試時間匯總>>
主要測試醫學生是否具備執業所必須的醫學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臨床基本技能,是否能夠在上級醫師指導下,對重要的醫學知識能夠理解并應用到臨床實踐中,分為理論考試和技能考試:
考試類別 | 考試安排 | 考試時間 | 考試內容 |
中醫醫師分階段考試 | 5月18日上午 | -- | 第一單元 |
5月18日下午 | -- | 第二單元 |
機考完成后,將數據上傳到醫考中心服務器。技能考試每半天為一個場次,共4個場次。考生需在一個場次內完成6站考試。
考試類別 | 考試安排 | 時間 | 考試內容 |
中醫分階段考試 | 5月19日上午 | -- | 第一場次 |
5月19日下午 | -- | 第二場次 | |
5月20日上午 | -- | 第三場次 | |
5月20日下午 | -- | 第四場次 |
醫師資格第二階段考試簡稱第二階段考試,其實施方案另行制定。第一階段考試安排在醫學生完成臨床見習時進行。成績合格者,方可參加第二階段考試。
醫師分階段考試分為實踐技能考試和醫學綜合筆試兩部分。第一階段考試一般為6月,第二階段考試時間為兩年后的7月。
主要測試醫學生是否具備執業所必須的醫學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臨床基本技能,是否能夠在上級醫師指導下,對重要的醫學知識能夠理解并應用到臨床實踐中,分為理論考試和技能考試:
考試類別 | 考試安排 | 考試時間 | 考試內容 |
臨床醫師分階段考試 | 6月1日上午 | -- | 第一單元 |
6月1日下午 | -- | 第二單元 |
機考完成后,將數據上傳到醫考中心服務器。技能考試每半天為一個場次,共4個場次。考生需在一個場次內完成6站考試。
考試類別 | 考試安排 | 時間 | 考試內容 |
臨床分階段考試 | 6月2日上午 | -- | 第一場次 |
6月2日下午 | -- | 第二場次 | |
6月3日上午 | -- | 第三場次 | |
6月3日下午 | -- | 第四場次 | |
6月4日上午 | -- | 第五場次 | |
6月4日下午 | -- | 第六場次 |
醫師資格第二階段考試簡稱第二階段考試,其實施方案另行制定。第一階段考試安排在醫學生完成臨床見習時進行。成績合格者,方可參加第二階段考試。
醫學基本知識理論考試總題量為400題,理論考試分為2個單元,每單元200題,每題1分。其中,基礎醫學占40-45%,醫學人文占5-10%,預防醫學占5-10%,臨床醫學占40-45%。
考試形式:計算機化考試。
考試時間長度:分為兩個單元,每單元考試2.5小時,共5小時。
醫學基本知識理論考試總題量為400題,理論考試分為2個單元,每單元200題,每題1分。其中,基礎醫學占40-45%,醫學人文占5-10%,預防醫學占5-10%,臨床醫學占40-45%。
考試形式:計算機化考試。
考試時間長度:分為兩個單元,每單元考試2.5小時,共5小時。
考試成績由學校宣布,具體請咨詢該學校
理論考試合格標準:滿分400分,暫定240分為合格線(具體以專家判斷法結果為準)。
基本技能合格標準:累計60分即為合格。
理論考試合格標準:滿分400分,暫定240分為合格線(具體以專家判斷法結果為準)。
基本技能合格標準:累計60分即為合格。
第一階段考試安排在醫學生完成臨床見習時進行,第二階段考試安排在大學畢業后住院醫師培訓滿一年或醫療機構試用滿一年時進行,全部通過考試后發放臨床/中醫執業醫師證書。
第一階段考試安排在醫學生完成臨床見習時進行,第二階段考試安排在大學畢業后住院醫師培訓滿一年或醫療機構試用滿一年時進行,全部通過考試后發放臨床/中醫執業醫師證書,可按規定進行注冊。
自2015年開始,根據國家醫學考試中心要求,臨床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實行兩階段考試模式:第一階段考試安排在醫學生進入臨床實習前進行(即大學四年級);第二階段考試 在大學畢業后住院醫師培訓滿一年或醫療機構試用滿一年時進行。
醫學教育網聘請數十所國內醫學高校的專家教授、大型三甲醫院的主任醫師/學科帶頭人,常年開展醫師、護士、衛生資格、執業藥師等網絡視頻輔導,成立十數年來,以雄厚的師資力量、專業的課件技術,為我國培養了大量醫學人才,市場占有率較高。